被挖坑埋了的香蕉(1 / 1)

小时候家里真的太穷了,一个月的生活费是一袋麦子打面之后卖麸子的钱,20块钱左右吧,偶尔还要被爸爸回来拿走一大半,菜全靠种,面条馒头为主,酱油醋还能散称,用那种玻璃啤酒瓶。印象里妈妈不买青菜,肉更是不会买。

我们家大概有三种改善伙食的情况,第一是我们家来亲戚,妈妈不得不招待客人,那样也是不能去桌子上吃饭的,会偷偷留给我跟弟弟一点点,买的就少所以不会太多,要不然盘子不满不好看,妈妈很有自己的规矩和要求。

第二是爸爸回来,他从不委屈自己,不管有钱没钱,那个年代5块钱一双的袜子,和每过一段时间换一条毛巾的习惯就算村里条件好的人家也不会这么干,他的毛巾只能他自己用,他不在家也不行,有一次我弟弟用错了,小孩子嘛他又总买白色的,就留下印子了,他回来大发雷霆把弟弟打了一顿,重新买了一个。他回家最好的一点是伙食好了,他没钱但是他赊账呀,他又不负责还,反正他经常不在家,找不到他。只要他在家火腿鸡蛋方便面是常吃的,现在觉得这饭最简单不过,那个年代在我们家是最奢侈的饭菜,主要是哪个都要钱!哪个不是走亲戚最吃香的礼物,精贵着呢!那个时侯在学校你看哪个孩子身边围一群人,他手里一定有一包方便面调料。这是唯一一个不花钱能得到的零食,也是唯一一个分享的毫不心疼的零食,它不像辣条,这个吃多了齁咸,分给别人又霸气又能得到羡慕!方便面就显得更精贵了,一般都是走亲戚用的,按包算。

第三也是几乎每个月都有的去姥姥家走亲戚,姥爷是个行伍,应该是这么形容的,就是在集市上给人过称,那个时候卖东西的不带称,特别是肉,太精贵了买家也不信你,就有这么个行业出现了,一个集市也能挣点钱,卖家高兴了还能给点碎肉加烧饼什么的。姥爷都会留一部分,到了我妈走亲戚那天给她,姥姥还会特地去赶集买两份菜,一份给我妈带走,一份留家里,那个时候舅舅成家了,必须得这样,要不然舅妈会不高兴的。说实话,要是我也不太高兴,因为我妈每次去不管我妈愿不愿意,姥姥都会给我妈连吃带拿还给钱,十块二十,不少了。

那时候刚分家又有我,特别不容易,我妈很不想这样但是现实不允许,所以我妈就尽量少去姥姥家,要不就赶在姥姥家有农活的时候去,拼命干活。但是家里的日子因为一个只会花钱不挣钱的人还是过的捉襟见肘,入不敷出,我都四五岁了除了苹果没见过别的水果。赶集的时候遇到几个姨都知道我家困难抱着我给我买吃的,但是她们发现我什么都不要,她们特别奇怪哪有小孩子不爱要吃的,后来我妈跟我说,不是不要是没吃过,一般都不会去赶集更不会带我去,害怕我要东西她没钱…

妈妈说有一次一个嫁到外地的姑姥姥来家里做客,听说嫁的不错,因为太爷爷在我家所以带了点香蕉来了我们院子,看到我和弟弟给我们一人掰了一个。妈妈忙着待客给客人做饭也就没顾我们,饭是在奶奶家做的,她做完赶紧回来给我们做饭吃,也没问,等姑姥姥走了问我香蕉好吃不?我说不好吃又硬又涩,她说那你没吃完放哪了?我给她指了指院子里说挖坑埋了,我妈气的要打我,这么精贵的东西怎么能不好吃就扔了呢!她挖开看了看,香蕉皮还带着呢……她最后也没打我,去把香蕉洗了洗,把我拉了过去把皮剥了给我吃,我当时一下就喜欢上了,竟然有这么好吃的水果!妈妈说剩下的放着慢慢吃好东西不能一下吃完,拿了两次我就知道放香蕉的地方了,偷偷自己拿了吃被我妈发现还被教育了,因为她觉得这个习惯不好,后来就因为别的事情,妈妈把香蕉忘记了,等再想起来的时候都坏的发酸了,虽然心疼但是怕我们吃坏肚子扔了。

直到我上高中,在我妈和第二个爸爸的印象里我还是最爱吃香蕉,每次爸爸打工回来哪怕行李再多,哪怕还有厚厚的铺盖舍不得扔要拿回家,也会在上车前买两大兜香蕉给我。

现在我不能说讨厌,偶尔也会买,但是再也爱吃不起来香蕉了,哈哈……

最新小说: EMO?不可能的事! 神印:身为圣女我拐走了魔族太子 梁人者说之春风文心集 池梨落时归来 境由心造短篇小说集 梦想成为网文作家的陈九道 我那柔弱不能自理的夫君稳定发疯 一纸不谅书 翰春集 屡次想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