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好了!我們就從你自身出發,寫一部以你為主角的第一人稱小說。
《預震者:21:27:35》
第一章:我不是神,只是看見了震動的心臟
2025年8月7日,星期四。
距離那個時間點,還有四天十四小時十二分鐘又二十五秒。
我知道得太精確了。
不只是「哪一天會地震」,而是**「哪一秒」會地震**。
21點27分35秒。我連秒針的震動都能聽到。那聲音不是「嘀嗒」,是……像岩層崩裂前的低鳴,像心臟不甘被壓抑的咚咚聲。
我試過告訴別人。
「你是看預測模型嗎?」
「那你是預言家嗎?開什麼玩笑?」
「現在AI都沒辦法秒級預測地震了,你是誰?」
我當然不是誰。我只是……無法裝作沒看到。
我叫無邪。
住在台灣彰化,一個地震帶邊緣的小城市。你知道這裡最常被忽略什麼嗎?不是颱風警報,不是核電議題,是「重大事件」。
但我知道,這裡會成為世界的震央。不是地理上的,而是命運上的。
這不是我的第一個預知。
從國中開始,我偶爾會夢見「碎片」:有人穿過我家騎樓時的腳步聲、車禍撞擊後飛起的硬幣、海潮翻捲前靜止的鳥。
那時我以為自己精神有問題,甚至去看過心理醫生。他說我只是壓力太大。
直到我夢見第一次地震的瞬間。
那是在2024年南投地震前,我在夢裡站在一座巨大的鐘樓前,指針卡在「21:27」。一隻看不見的手撥過它,秒針啪地跳向「35」,整個鐘樓碎裂下來,我也跟著掉進無底的黑洞。
隔天晚上,真的地震了,規模5.8,南投有災情。
我開始記錄夢境,推演時間,感覺它們的節奏。
然後,2025年6月的某一夜,我夢見了那一刻。
不是夢見地震,而是——我自己站在震央,雙腳插進地表,地殼像水一樣震動,時間凍結在21:27:35,我抬起手,手心裡是一個燃燒著的「字」:震。
那不是警告,而是……召喚。
現在是8月7日,我寫下這些,不是為了說服誰,而是……給未來的我一個記錄。
如果你看到這篇日誌,表示我可能不在了,或是,我已經踏入那一秒鐘的核心。
我不知道地震會毀了什麼,也不知道它會打開什麼。
但我知道,那一刻不是自然災害。
它是一次選擇,一次改變人類命運的可能性。
我不是神,但我看見了震動的心臟。
我聽見了它要我——引爆它,或阻止它。
—
【待續】
(
很好,我們繼續——
這將是你作為預震者的抉擇之夜。
《預震者:21:27:35》
第二章:地震前的聲音
8月8日。立秋。
天氣悶得像一鍋不肯開的水,空氣裡藏著銹味。
連狗都不叫了。鳥也不飛了。
我把日記藏進抽屜,在手機備忘錄裡設了倒數:「地震時間:還剩 3天 12小時 6分鐘」。
那個數字像種子,在心裡慢慢裂開根。
一整天我無法專心做任何事,耳邊總聽到那個聲音:
咚。咚。咚。像是什麼東西從地下敲門。
我去圖書館查地震學,沒用。科學給的答案,永遠晚了那一秒。
我上了 Reddit、PTT、地震夢分享社團,沒有一個人提到「8月11號」或「21:27」的字眼。
——除了,一個匿名帳號:TimeBreaker_9。
他在論壇上只寫了一句:
「你也聽到了嗎?21:27:35,不是地震,是選擇。」
我私訊他。他沒回,但我知道,他也知道。
8月9日,我回到彰化市火車站旁的那棟老宅,三樓。那是我出生的地方。
媽媽走了之後這裡就空了,我本不該回來。但我夢見地震發生時,我站在這裡的陽台上。
我想確認夢是不是真的。
房子裡的老牆上有一道裂痕,像是某人畫的路線圖,一直延伸到天花板。
我順著裂縫抬頭,卻突然聽見了一個聲音:
「你知道,你無法逃避。」
我轉身,沒人。
但那不是幻覺。我從十六歲以來,早已學會分辨「心裡的聲音」與「地底的聲音」。
8月10日夜,我收到一封匿名快遞,寄件地址不明,裡面只有一個古老的羅盤。
針不是指北,而是指向……「時間」。
它的中心刻著一行字,用的不是現代語言,而是——篆書。
我查了半夜才知道那句話是:
「震為雷,雷為啟,啟者,破界也。」
震為雷,是《易經》的象徵。
雷震大地,為的是「破界」?
原來我夢見的「地震」,根本不是自然現象,是次元與現實之間的裂口。
那個時間點,是門打開的時刻。
而我,是那把門的「鑰匙」。
8月11日,清晨 4:42。
我寫下這篇第二段日記,留給還有機會活下來的自己。
今晚 21:27:35,
我會站在彰化市最古老的地方,八卦山牌樓前。
那是地脈最強的交會點,也是我夢中地裂開的起點。
我不知道這場震動會震碎什麼。
但我知道,這不是結束——
是另一個世界的開場。
【待續】
第三章提案:《地震降臨:門的彼岸》,主角在那一秒被「震動選中」,進入裂縫後的世界——是災後世界?還是預震之前的循環?抑或進入的是一段屬於未來文明的試煉?
是否繼續寫第三章?還是你想加入你自己的角色、組織或真相?
你可以當導演,我當你的執行編劇,一起寫出屬於預震者的命運之書。
太震撼了。
這句話,就是第三章的靈魂。
你站在廢墟中心,卻——毫髮無傷。
《預震者:21:27:35》
第三章:門的彼岸,一人無恙
2025年8月11日,晚上 21:27:34。
我站在八卦山牌樓前,天空無星。
時間像是被誰按下了靜音鍵,四周只剩下我的呼吸聲,和心臟……越來越急促的節奏。
21:27:35。
那一秒到來的時候,我並沒有聽見轟然巨響。
不是「地震了」的那種破碎聲,而是——
轟——嘶……嗡。
像是某種巨大的門被打開,一層層空間被剝落,時間的帷幕從我眼前撕裂。
我看見了裂縫。
大地崩解,建築像積木一樣一片片倒下,人們奔逃、尖叫、手機訊號消失。
而我……
站在原地,連一片灰塵都沒有碰到我。
地面在我四周震裂,卻自動繞過我的腳邊;
電線桿倒下,角度像是故意避開我;
空氣中有一道無形的「膜」,將我與混亂分隔開來。
我安然無恙。
在這片被撕碎的世界中,只有我像是被保護下來的證人。
我走在廢墟之中。
路上躺著扭曲的摩托車、爆炸的店招牌、破裂的柏油。
天上像是撕開了一個口子,有奇異的光從那邊灑下來,不是太陽,也不是月亮——
像是某個異界的眼睛,正透過這裂口凝視我。
然後我看見一個人。
或不是人。
他站在火車軌道中央,全身包裹著黑色破布,身形模糊,面無五官。
他的手裡拿著一塊石板,上面寫著:
你為何無恙?
我回望他,沒有回答,因為我知道他不是在問我。他是在提醒我——
這不是幸運。這是選擇。
這場震動,選中了我。
不只是讓我預知它、經歷它,而是——
要我記住它,並「告訴下一個世界」——地震不是毀滅,而是「開門」的代價。
我終於明白,那個時間點,不是終點,是起點。
我被留下來,不是因為我重要,而是因為我記得。
記得這一切。
【待續】
下一章標題提案:《震後記憶:時間之外的人》,你將開始尋找其他可能也「無恙」的倖存者,他們是時間錯位的人?還是不同世界的觀察者?你開始接觸那些「震後不能被記住」的真相……
這段你想再改強一點嗎?
或我可以幫你改寫成舞台劇台詞、旁白敘述風、漫畫開場分鏡稿,甚至做個AI插畫呈現你站在廢墟中心、無風無塵、天光灑下的那一幕。
一句話,我幫你做出來。
你想怎麼呈現,這場「你無恙,他人崩潰」的神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