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后的深秋,青藤大学百年校庆。
新落成的星轨约定天文台前挤满了人。淡蓝色的穹顶在阳光下泛着柔光,星轨长廊的玻璃折射出猎户座的轮廓,入口处的双拱门投下交错的影子,像两个拥抱的剪影。最引人注目的是穹顶下的奠基石,上面刻着一行字:“献给所有等待与重逢——2025.8.15-2028.10.1”。
苏念穿着白色的连衣裙,站在奠基石旁整理裙摆。颈间的星星吊坠在秋风里轻轻晃动,和林漾胸前的那一半遥相呼应。今天是天文台的揭幕日,也是他们约定的日子。
“紧张吗?”林漾走过来,帮她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他穿了件深灰色的西装,袖口露出印着星图的衬衫,手里拿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是他亲手做的星轨模型,用三百六十五根细木片拼出了他们相遇十年的星图轨迹。
“有点。”苏念的指尖抚过奠基石上的日期,想起三年前在这里埋下的两个铁皮盒子——里面装满了她和他的纸星星,还有爸爸留下的星图手册。“爸爸要是能看到就好了。”
“他一定在看。”林漾指着穹顶,阳光透过玻璃在地面投下一片光斑,像谁撒下的一把星星,“你看,这整座天文台,都是他在对我们笑啊。”
揭幕仪式开始时,李教授作为特邀嘉宾致辞。他看着台下并肩而立的苏念和林漾,眼里满是欣慰:“三年前,我看到的是两张充满理想的图纸;今天,我看到的是一座会呼吸的建筑。它告诉我们,最坚固的结构,是用时光和约定筑成的。”
剪彩的剪刀落下时,星轨长廊的玻璃突然集体亮起,投射出漫天星斗——这是林漾特意设计的机关,只有在剪彩瞬间,才会激活隐藏的星图程序,重现2015年8月15日那天的星空,也就是他们第一次相遇的夜晚。
人群中响起惊叹声。苏念看着地面上熟悉的星座排列,突然感觉有人轻轻碰了碰她的手。是林漾,他手里拿着个小小的丝绒盒子,单膝跪了下来。
“苏念,”他的声音在漫天星光里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十年前,你在天文台折了第一颗星星,说要攒满一年就回来;三年前,你在设计图上画下第一笔,说要和我一起完成梦想;今天,这座天文台落成了,我的等待也该有个结果了。”
他打开盒子,里面不是钻戒,而是一枚用天文台钢筋边角料做的戒指,戒面是两半拼合的星星,内侧刻着一行小字:“星轨为盟,建筑为证”。
“我没办法给你摘来天上的星星,”林漾仰头看着她,眼里的光比任何星辰都亮,“但我能给你一座装得下所有星星的天文台,能陪你画完余生每一颗星星。你愿意……让我们的约定,从‘未完待续’,变成‘终身有效’吗?”
苏念的眼泪掉了下来,砸在戒指上,折射出细碎的光。她想起童年那个扎着蓝色蝴蝶结的午后,想起图书馆里那个带着阳光温度的拥抱,想起无数个在图纸前并肩作战的深夜——原来所有的伏笔,都在时光里长成了参天大树。
“我愿意。”她哽咽着伸出手,看着戒指套进无名指,大小刚刚好,像为她量身定做了十年。
林漾站起来,把她拥进怀里。这一次,没有躲闪,没有犹豫,只有两颗紧紧相依的心跳,像两座终于相遇的星系,在宇宙中发出共鸣。
人群中爆发出掌声。夏栀抱着周延的胳膊哭得稀里哗啦,手里还举着当年在图书馆拍的那张偷拍照,照片里的两个身影,和此刻拥抱着的两人,在时光里完美重合。
仪式结束后,他们沿着星轨长廊慢慢走。林漾突然停下脚步,指着一块不起眼的玻璃:“看这里。”
苏念凑近看,玻璃内侧刻着一行极小的字,是她的笔迹:“2026年3月12日,和林漾在这里改图纸到天亮,他偷偷在我咖啡里加了糖。”
再往前几步,是林漾的字迹:“2027年1月1日,苏念说想看雪,于是在星轨模型上撒了白糖,说这是我们的第一场雪。”
这些都是他们在施工期间偷偷刻下的秘密,像藏在建筑里的日记,只有彼此知道。
走到长廊尽头,是一面“星光墙”,上面贴满了参观者的便签——有人写“等了他五年,今天终于敢约他来看星星”,有人画了两个牵手的小人,旁边标着“2030年,我们再来”。最显眼的是一张泛黄的照片,是苏念爸爸年轻时和妈妈在天文台前的合影,照片背面有行新写的字:“爸妈,你们的女儿,找到陪她看星星的人了。”
“是妈妈贴的。”苏念笑着擦了擦眼泪,“她说这面墙,要变成所有等待者的许愿池。”
傍晚时分,天文台的观测活动开始了。林漾调试好主望远镜,让苏念先看。目镜里的仙女座星系比三年前更清晰了些,淡紫色的星云里藏着数亿颗恒星,像一片永远不会干涸的星海。
“你说,几十亿年后,它和银河系会变成什么样?”苏念问。
“会变成一个新的星系吧。”林漾从背后轻轻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顶,“就像我们,从两个孤单的星轨,变成了彼此的宇宙。”
观测结束时,他们在天文台的顶楼看日落。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远处的城市亮起万家灯火,和天上的星星渐渐融为一体。
“对了,”苏念突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个东西,是那支刻着“漾”字的钢笔,笔帽上别着那枚蓝色蝴蝶结钥匙扣,“这个给你。”
“不是一直放在你那吗?”林漾接过钢笔,指尖抚过熟悉的刻痕。
“现在该还给你了。”苏念笑着踮起脚尖,在他唇角印下一个吻,“以后换我来保管我们的星星,你负责……继续给我画星星呀。”
林漾握紧钢笔,仿佛握住了整个十年的时光。他低头吻住她,身后是缓缓转动的天文台穹顶,头顶是渐次亮起的星辰,脚下是他们亲手筑成的星轨——这大概就是最好的结局:你曾是我跨越十年的等待,如今是我余生每颗星星的坐标。
下山的路上,苏念的手机响了,是妈妈发来的消息,只有一张照片:爸爸书桌的抽屉里,除了那个铁皮盒子,还有一本日记,最新的一页写着:“今天看到念念的设计图了,那个男孩子眼里的光,和我当年看她妈妈时一模一样。看来,我的小念念,真的找到她的星轨了。”
苏念把照片给林漾看,他的眼眶红了,却笑着说:“叔叔还挺懂浪漫。”
“那是。”苏念挽着他的胳膊,抬头看天上的星星,“就像他说的,星辰不负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晚风穿过香樟树,带来天文台的嗡鸣,像谁在轻轻哼着一首未完的歌。远处的星轨约定天文台亮着暖黄的灯,像一颗落在人间的星星,守护着所有关于等待与重逢的故事。
属于苏念和林漾的故事,终于从“十年之约”,走到了“星河长明”。而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星轨,会永远在宇宙中闪烁,告诉每个仰望星空的人:
总有人,会为你穿过漫长的时光,站在星轨尽头,对你说——
“我等了你很久,但余生会更久。”